在主流學校, 老師不難發現有部份學生是有困難於集中注意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及行為、學習一些抽象的事物、甚至寫字及背誦等。不論他們是否已被評估為有學習障礙、自閉或過度活躍的傾向, 現實所面對的困難不是單靠獎勵與罰便可解決的,因為他們不是有意做不到,而是真的力不從心! 就像當我們患上疾病時, 單靠意志力也未必能提起精神工作一樣。學生面對這樣的困難,有影響學習之餘, 心理上的負擔也很大, 以至普遍都有情緒或行為問題。
現時有很多不同的治療用以訓練學童的大小肌肉、手眼協調及社交技巧等。近年,有些學校引入音樂治療以幫助這些學生。首先别被“治療”這两個字嚇怕了! 音樂治療是利用音樂作為一個途徑,以達成一些治療目的。在主流學校裡,這些目的一般是:增強專注力、改善社交技巧、管理情緒及表達情感等。
以音樂作為治療的渠道的好處, 是大多數小朋友都喜歡音樂。音樂有不同的節奏,能配合小朋友的活動步伐; 音樂有不同的旋律,可反映小朋友的情緒; 音樂有不同的演繹方法, 讓小朋友發揮創意…
音樂用於治療中, 透過彈奏樂器、節奏訓練、歌唱及音樂遊戲等, 在一個輕鬆、自然的環境下,學童的專注力、情緒、自我表達能力及與人相處的技巧等, 漸漸得到改善。
本文由註冊音樂治療師林麗青小姐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