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人類有文化開始,音樂一直是獨特的治療工具,現代的音樂治療研究亦進一步證實音樂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的情緒、心靈和身體。大家可能會覺得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 和音樂教育(music education) 好相似﹐但其實音樂治療跟音樂教育是有點不同的。

音樂教育主要的目標是教授音樂﹐提高音樂感和增加音樂知識﹐或者是學習樂器。相反﹐音樂治療主要是用音樂作為一個媒介來提高不是音樂能力的治療目標﹐例如社交能力﹐情緒認知﹐大小肌能力等。

例如在音樂教育裡面﹐鋼琴老師教授一個學生學習彈琴的過程中﹐鋼琴老師的目標是要訓練學生﹐讓他們可以學會需要的技巧和音樂知識,用最完美的方式來彈奏一首完整的歌曲。鋼琴老師的工作會跟音樂治療師有些不同。雖然音樂治療師有時候也會在課堂上面跟受助者(client)彈鋼琴﹐但是音樂治療師的治療目標並不是要受助者學會怎樣沒有錯漏地彈完一首歌曲。相反﹐透過這個彈鋼琴的治療過程裏,音樂治療師給受助者訂立的治療目標可能是提高他們的模仿能力,從而提昇他們溝通能力;又或者是針對他們的認知能力,加強它們的持久專注力。

<本文由註冊音樂治療師梁凱琪小姐撰寫>